您的浏览器不支持FLASH!
网站首页 新闻资讯 预警信息 贸易壁垒 法律法规 知识园地 企业之窗 联系我们 在线服务
天气预报: 珠海
 
您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新闻资讯
 
新闻资讯
新闻资讯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就2015年国外对华贸易摩擦双降态势回答记者提问
发布时间:2016-3-17 16:08:28 来源: 中国贸易救济信息网 浏览: 261 次

【第一财经电视记者】:我们看到2015年我国遭遇国外的贸易救济调查的案件从数量和金额上都成了一个“双降”态势。请问您,贸易摩擦对我国的影响是不是已经趋缓了?谢谢。

【沈丹阳】:2015年中国遭遇国外贸易救济调查的涉案数量和金额确实是都有所下降,据统计,全年中国出口产品共计遭遇22个国家(地区)发起的贸易救济调查案件85起,案件数量较2014年下降12%,其中反倾销案件67起,反补贴案件8起,保障措施案件10起;全年涉案金额80亿美元,较2014年下降24%,但这并不意味着贸易摩擦对我国的外贸的影响趋缓。这是因为:

第一,从贸易摩擦的时间跨度来看,其负面影响往往持续多年。毕竟中国连续21年成为世界上遭遇反倾销调查、连续10年成为遭遇反补贴调查最多的国家。仅以2011-2015年国外对中国发起的案件为例,每年涉案平均金额约110亿美元,累计涉案金额约550亿美元。国外救济措施实施期限实际上的实施期限达到10年甚至更长,这就对中国出口的抑制作用更为负面。每年对中国外贸的整体影响约为1400-1500亿美元左右。

第二,贸易保护措施针对的是产品,受到打击的则是涉案产品相关的整个行业,并进而影响到相关上下游产业的发展。当前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的矛头主要指向中国产品,这种做法使得中国一些出口企业对拓展国际市场持观望态度,也直接影响中国相关产业的就业,削弱了相关产业的竞争力。

第三,“替代国价格”等歧视性规则的使用,人为推高了反倾销反补贴高税率并加大了中国企业的应对难度,中国企业每年花费大量的人力、财力开展应诉,且进行生产转型将增加很大负担。

总之,虽然2015年贸易救济调查的涉案数量和金额都是有所下降,但并不意味着贸易摩擦对我国外贸带来的影响在趋缓。谢谢您的提问。

分享到: 更多
新闻资讯 | 预警信息 | | 知识园地 | 企业之窗 | 在线服务 | 联系我们 | 留言咨询
Copyright © 2011-2012 http://fair.zhccie.org.cn All Rights Reserver 珠海进出口商会公平贸易工作站服务网 版权所有
电话:0756-3352991 传真:0756-3352162 地址:珠海市石溪路88号尚东领御15栋1单元201、202室 QQ:5110485 Email:info@snow-tech.net
粤ICP: 备05090940号 技术支持:思诺科技
珠海市进出口商会公平贸易工作站服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