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德国茶叶协会对多种茶叶样本进行调研分析发现,产自中国的所有茶叶样本中均含有高氯酸(其他国家和地区所产茶叶中尚未发现)。为此,欧盟加大了对食品(包括茶叶)中高氯酸含量的监管力度,拟制定更加严格的行业标准。这将严重影响我国对欧盟的茶叶出口。2014年,我国对欧盟国家出口茶叶金额超过1亿美元。而且,一旦欧盟实施更严格的高氯酸标准,对其他出口市场也会产生跟风的影响。
为帮助广大茶叶出口企业妥善应对本案,发挥贸促会应对经贸摩擦的功能,中国贸促会于10月20日下午组织浙江、江苏、湖南、福建、湖北、云南、杭州等地方贸促会经贸摩擦预警机构和涉案茶企召开应对工作会议。我会法律部作为总会首批设立的经贸预警中心承办单位派员参加了会议,并组织我省涉案企业——宜兴市项珍茶叶合作社参加了会议。
总会法律部首先介绍了欧盟茶叶高氯酸案件的背景,以及中国贸促会已经就案件应对开展的一系列工作情况。自获悉案件信息后,中国贸促会已经与欧委会健康和食品安全总司、欧盟食品安全局进行了会谈,就高氯酸含量标准的制定程序、依据、变更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和游说工作。欧盟方面也欢迎中方行业协会或权威食品检测机构提供相关的科学检测数据。
与会的地方贸促会经贸预警中心负责人和茶叶企业代表一致认为政府、商协会和出口企业应高度重视茶叶高氯酸标准案件,在搭建游说平台、开展科学数据检测、提供案件应对经费等方面协调配合、群策群力共同做好案件应对工作,维护我国茶叶出口市场。
中国贸促会法律部王承杰部长肯定了各地贸促会和涉案茶叶出口企业对本案的高度重视,要求总会法律部尽快制定案件应对工作方案,成立应对工作小组,并要求各地贸促会和各涉案企业积极争取各地财政经费支持,保障本案应对工作的顺利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