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青岛阳光百货、百盛集团重庆万象门店、大连久光百货将退出市场,这凸显百货增长乏力的情况还在持续。由于业绩大幅下滑、回天乏术且转型方向不明,预计将有更多的百货店不得不选择闭店,2016年百货业关店潮将继续蔓延。中国百货商业协会的数据显示,调查的80家规模较大百货企业,2015年销售总额同比增长9.3%,利润总额却下降12.05%,销售利润率下降19.53%,业绩不振无法改善带来的压力直接导致关店频频发生。另有统计数据显示,去年全国百货业关店超过100家。从各家百货2016年上半年财报数据来看,销售利润双双下滑的趋势也没有出现缓和。新华百货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37亿元,同比下降0.72%,但净利润同比下降69.24%。杭州解百上半年营业总收入约25.15亿元,同比减少8.77%;净利润约1.1亿元,同比减少20.52%。银泰上半年的同店销售额跌幅为4.1%。银泰在国内共有45家门店,开业超过一年的43家门店中,超过一半都存在销售额下跌的情况。中国购物中心产业资讯中心主任郭增利认为,百货业把风险转嫁给供应商的日子已结束,靠自身发展的时代已来临。他还指出,各地不同的消费文化仍是局限外资百货乃至中国本土连锁百货向全国发展的重要原因。中国百货业区域化特点明显,外资百货和中国连锁百货在进入不同省市时,和当地百货企业竞争中没有明显优势。各大百货公司在循序渐进地增加自营品牌、独有货品的占比,进一步优化特色商品,根据消费行为的变化进行调整。这将会吸引某一类或某一地区的消费人群,培养核心竞争力。 |